第一条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国发 〔2016〕34号)和《贵州省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抽查与纠错办法(试行)》(黔竞争审查〔2020〕5号)精神《州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印发<黔西南州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抽查与纠错办法>的通知》(州竞争审查〔2020〕3 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抽查与纠错工作应坚持客观公正、突出重点、有序公开的原则。
第三条 市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负责对市直各部门和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的抽查。
第四条 市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年组织开展一次抽查,每次抽查的范围应至少包括市直5个部门、3个乡镇(街道)政府。如领导小组或市直部门组织实施公平竞争审查督查的,当年可不再组织抽查。
第五条 抽查内容主要包括: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落实总体情况,以及增量文件审查、现行政策措施清理和定期评估有关情况。
第六条 市市场监管、发展改革、财政、司法和工科部门应分别相对固定1名责任心强并熟悉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人员共同负责抽查工作。
第七条 抽查工作方法步骤。
(一)确定抽查对象。市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根据收集掌握的相关单位当年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开展情况,结合问题线索和投诉举报,提出抽查对象名单建议。必要时,召开牵头单位联络员会议确定。
(二)收集有关资料。抽查对象应将当年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情况自评报告、当年制定的政策措施目录、现行政策措施目录在规定的时间内一并报组织实施抽查的市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政策措施目录应包含所有与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相关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其他政策性文件、“一事一议”形式针对特定经营者的合同、协议等具体政策措施名称。
(三)组织抽查评价。组织实施抽查的市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从抽查对象上报的政策措施目录中随机抽取3-5份,抽查人员应全面评价抽查对象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情况,并在3个工作日内反馈市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如遇复杂疑难问题,市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可召集抽查人员集中分析研究,必要时邀请有关领域专家参加,积极探索推行第三方机构实施抽查。
第八条 抽查采用评分法,满分为100分。由三个方面组成:“制度落实总体情况”20分,“增量文件审查情况”40分,“现行政策措施清理和定期评估情况”40分。抽查指标见附件,相关指标及分值可根据需要调整。
抽查结果分4个等级,总分90分以上(含)为优秀;89分-80分(含)为良好;79分- 60分(含)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第九条 抽查对象存在以下问题之一,抽查结果不合格:弄虚作假,瞒报、谎报公平竞争审查有关情况,或者不配合抽查;出台的政策措施未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应审未审率超过抽查文件50%以上;违反公平竞争审查标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规定,出台限制准入、指定交易、限制流通的政策措施。
第十条 抽查对象对抽查结果有争议,经沟通仍无法解决的,可报请同级人民政府或上级公平竞争审查联席会议裁定。
第十一条 市场监管、发展改革、财政、司法、工科部门应适时对抽查评分有关情况进行通报,对抽查结果为优秀的提出表扬;指出存在问题,明确整改方向和整改时限,对抽查为不合格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年度抽查评分有关情况应同时报同级人民政府。
第十二条 抽取的政策措施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由反垄断执法机构依法调查处置;对虽未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但违反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突出问题,由市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向抽查对象发出《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整改建议函》,提出整改建议;或者向抽查对象的上级单位发出《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行政建议函》,由其上级单位责令整改。
第十三条 抽查对象应当根据市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意见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关于现行政策措施清理有关规定及时整改;对该废止的政策措施,应立即废止并向社会公示;需要调整执行的,应及时整改和调整。
第十四条 鼓励各部门向第三方专业机构、具备竞争评估能力的院校购买服务,开展年度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落实情况抽查等有关工作。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市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