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兴义市行政执法案件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度》(试行)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24-01-04 字体:[]

各乡镇(街道)、市直各单位:

兴义市行政执法案件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度(试行)》已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抓好贯彻落实。


兴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12月29日


兴义市行政执法案件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度(试行)


第一条 为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促进行政执法机关及其执法人员依法行使职权,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根据《贵州省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应当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一)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原则;

(二)注重证据,注重调查研究原则;

(三)责罚相当原则;

(四)惩处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第三条 行政执法机关在行政诉讼中败诉或行政复议中被纠错的,应当在收到人民法院、行政复议机关等法律文书之日起15日内,对败诉案件进行分析、说明,并将法律文书报市司法局。

第四条 经调查属实的下列案件应当界定为错案:

(一)在行政执法例行或专项执法监督中发现的错误案件;

(二)行政复议决定予以撤销或者变更的行政执法案件;

(三)人民法院终审判决败诉的行政执法案件;

(四)给予行政赔偿的案件;

(五)经上级行政执法机关调查认定存在错误的案件;

(六)司法行政机关受理行政相对人投诉、举报,经调查认定存在错误的案件;

(七)经依法认定存在错误的案件。

第五条 对于被认定为错案的行政执法案件,可以采取责令限期履行、责令补正或者更正、撤销、确认违法等处理方式。

第六条 行政执法机关内设行政执法监督机构是落实本部门行政执法案件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度的责任部门。其主要负责本部门行政执法错案责任追究工作,对本部门行政执法错案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依法提出处理建议,协助市司法局开展行政执法监督工作。

第七条 行政执法机关应当结合自身职能职责,进一步完善错案责任倒查问责程序,要在调阅有关案件材料、询问执法责任人、了解核实有关情况、询问行政相对人的基础上审慎作出处理决定,要充分保障执法责任人陈述和申辩的权利。

第八条 在事实表述、法条引用、文书制作等方面存在执法瑕疵,不影响执法结果的正确性及效力的,不予追究错案责任,但应当进行执法质量评价,并予以纠正。

第九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执法行为违法或者不履行法定职责的,不予追究:

(一)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不明确或者有争议的;

(二)执行上级机关的书面答复、决定、命令的;

(三)不可抗力或者意外事件且执法人员没有过错的;

(四)行政相对人提供虚假材料、隐瞒信息的;

(五)违法行为显著轻微并自行及时纠正、撤销、变更且没有给行政相对人造成危害后果的;

(六)有证据证明执法人员不存在故意或者过失的其他情形。

第十条 错案责任追究的种类和方式:

(一)书面检查;

(二)通报批评;

(三)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和晋升资格;

(四)暂停执法(暂扣行政执法证);

(五)责令调离执法岗位或者调离执法队伍;

(六)行政处分。

错案责任人的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错案,导致行政赔偿的,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等有关规定予以追偿。

错案责任人违反法定程序,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严重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一条 错案责任人对确认的错案责任及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错案追究机关进行陈述和申辩。

错案责任人对给予的行政处分不服的,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有关规定,申请复核或者申诉。

第十二条  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施行。